回到明朝做仁君_回到明朝做仁君 第11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回到明朝做仁君 第11节 (第2/2页)

恭敬的说道:“陛下,这是内阁刚送过来的,说的是今次春闱主考官的事情。请陛下过目。”

    ??朱翊钧看了一眼张宏,没有说什么。

    ??陈矩把题本拿了上来。

    ??朱翊钧把题本接过来,翻看了一眼,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。

    ??这份题本是谁的根本就不重要,朱翊钧都没去关注,那就是一个工具人。

    ??按照大明朝的流程,臣子上了题本,由内阁票拟,最后司礼监批红。

    ??说白了就是臣子提出问题,内阁给出解决办法,司礼监最后拍板做决定。

    ??一旦批红通过,这就是正式的圣旨。按照后世的话来说,这就形成正式的文件,可以通发全国了。

    ??当然了,司礼监的批红权力是皇帝的。

    ??如果皇帝觉得你的办法不行,就会把题本打回去,让内阁再重新拟定一个办法。

    ??如果皇帝不想解决臣子提出来的这个问题。就会把题本留中不发。

    ??张居正之所以倾尽全力和冯保合作,就是因为冯保的手里面握着批红的权力。

    ??张居正出主意,冯保盖章。

    ??凡是张居正出的主意,冯保都无条件的盖章,那结果是什么?

    ??结果就是张居正只要把自己的想法随便让一个人写成题本送进来,他再写上他出的主意,最后送到冯保那里,一系列过程完成之后,这就是圣旨了。

    ??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张居正写的文书就是圣旨。

    ??现在冯保死了,这个后遗症就出来了。

    ??张宏是一个很本分的太监,所以在他遇到觉得不妥之事时,就来找皇帝了;如果皇帝也不知道怎么办,张宏就会去找太后。

    ??这其实也是张居正最担心的。而他最担心的这种情况,现在恰恰好好就发生了。

    ??只不过这是朱翊钧最希望发生的。

    ??刚刚翻开题本看了一眼,朱翊钧就知道为什么张宏会送过来了。

    ??因为这份题本的内容很简单,就是希望张居正能够担任科举的考官。

    ??谁都知道,当考官可不仅仅是当考官,那是收学生培养心腹的机会。

    ??这次张居正要自己当主考官了。

    ??想到上一次他大儿子落榜的事情,再联想到这次他二儿子要参加科举,朱翊钧就琢磨着这里面有事。

    ??看了一眼张宏,朱翊钧知道这个老太监也嗅出不妥当的地方了。

    ??毕竟万历二年的科举可是闹得沸沸扬扬,那一年的主考官是吕调阳,而真真正正让那一年科举名声大起的却是海瑞。

    ??已经在家多年的海瑞给吕调阳写了一封信:

    ??“今年春,公当会试天下,谅公以公道自持,必不以私徇太岳(张居正号太岳);想太岳亦以公道自守,必不以私干公道也。惟公亮之!”

    ??不知这封信起了多大作用,反正张居正的长子敬修落选了。

    ??还有一件事情非常有趣,万历二年的科举没有馆选,就是没有选庶吉士,断了所有没有进一甲科举考生的内阁之路。

    ??这件事情张宏也知道,前两天还让他去查了张居正的儿子是不是要参加春闱;而后也已经确定了,张居正的二儿子会参加这一次的春闱。

    ??现在张居正要当主考,张宏的心里瞬间就没底气了。

    ??第十七章 私人老师就是好

    ??关于历史上的这次春闱之事,朱翊钧记得很清楚。因为这次科举也闹出了不小的动静。

    ??张居正的二儿子不但科举考中了,而且还是一甲第二名,也就是榜眼。

    ??关于张居正的二儿子为什么能中榜眼,历史上有三种说法。

    ??第一种,张居正亲自安排的。同时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:张居正派堂弟约见参加同场考试的江南才子汤显祖和沈懋学。

    ??因他们早已是小有名气的人物,张居正希望他们能与嗣修共同学习,以此抬高儿子,并允诺将汤、沈取在前三名。

    ??结果汤显祖拒绝,因此名落孙山;沈懋学应允,就当了状元。

    ??第二种,主持阅卷的张四维为了拍张居正的马屁,把张居正的儿子定在了第四,也就是二甲的第一位。

    ??张居正早已通过冯保买通了皇帝左右的太监,让太监把送上去的前两名的卷子挪到第四,把原来的第三、第四摆在上面。

    ??皇帝照太监捧来的卷子顺序一念,便成了定局。

    ??第三种说法是在第二种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。

    ??万历皇帝自己将张居正儿子的卷子放在了榜眼的位置上。张居正觉得不妥,万历皇帝还安慰他,“先生大功,朕答不尽,只看顾先生的子孙。”

    ??在这三种说法中,第三种最不可信。

    ??第一种和第二种说法,朱翊钧觉得都有可能,而且可能性五五开。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